淺談解構理論/主義(Deconstruction)



  •    大綱


1927年第一個使用此字眼的人–馬丁.海德格爾

1967年賈奎斯‧德里達(Jacques Derrida)三本關鍵性著作:口語與現象、論文字學、書寫與差異,締造結構主義的理論基礎。

1972德里達出版:哲學的邊緣、播撒、立場,解構主義受到廣大注意與迴響。德里達受當代社會思潮的影響,融會尼采反傳統思想,並借用海德格「存有與時間」(Being and Time)中的「毀壞」(Destruction)概念,提出“De' construciton”的哲學原則。

解構主義於建築界:

從1980年代晚期開始的後現代建築思潮之一:解構主義建築

1988年3月倫敦泰特美術館(The gallery)舉辦解構主義學術研討會

1988年6月於紐約大都會現代美術館(MOMA)舉辦解構建築七人展,加上英國建築設計(A.D)雜誌專刊的出版,解構主義建築得以聲明大作。


  •    解構理論/主義(Deconstruction)的來龍去脈


在西方哲學中,很難為解構主義下定義,而馬丁·海德格爾很可能是第一個用這個字眼的人(與尼采式毀壞作對比),「解構主義」是一連串翻譯後的元素(由海德格爾德里達),而且很多人,包括巴爾特史必域克保羅迪文高拿芭芭拉莊遜米勒等都曾經涉獵過這個範圍。這些作家都抗拒用簡單的字句來定義它。

解構主義是由法國後結構主義哲學家德里達所創立的批評學派,提出一種他稱之為解構閱讀西方哲學的方法。1967年德里達出版關鍵性的三本著作:

  1. 「口語與現象」(Speech and Phenomena)是一本對胡賽爾的現象符號學理論的解構閱讀。
  2. 「論文字學」(of Grammatology),分析了西方語言和文化理論對書寫的壓制,並描繪出新的書寫理論。
    1. 「書寫與差異」(Writing and Difference)的論文集,探討的是哲學、文學、精神分析與人類學中的書寫問題。

提出以文字學理論取代傳統的語言中心主義(phonocentrism),證明語言系統的不可靠,也從此奠定了解構哲學的理論方向。

解構主義是對結構主義的分解和破壞。德里達在這些作品中毫不留情地批判「現象學」(phenomenology)與「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為「解構主義」締造了理論基礎。(楊大春,民83)。

1972年,德里達出版了另三本巨著:「哲學的邊緣」(Margins of Philosophy)探討哲學、語言學與文學邊緣問題;「播撒」(Dissemination)是探討意義、嫁接、播撒的巨作;另一本是會談及「立場」(Position)。其後,解構主義思潮益受到廣大的注意與迴響,但是在美、法國卻未被完全認同為新的「思潮」,因其難脫後結構主義與後現象學的陰影,並且深受佛洛伊德與尼采思想影響。德里達因為受到當代社會思潮的影響,融會尼采反傳統思想,並借用海德格「存有與時間」(Being and Time)中的「毀壞」(Destruction)概念,提出了“De' construciton”的哲學原則。

基本上,解構閱讀是一種揭露文本結構與其西方形上本質(western metaphysical essence)之間差異的文本分析方法。解構閱讀呈現出文本不能只是被解讀成單一作者在傳達一個明顯的訊息,而應該是被解讀為在某個文化或世界觀中各種衝突的體現。一個被解構的文本會顯示出許多同時存在的各種觀點,而這些觀點通常會彼此衝突。

所以解構主義是:

 (一)解構閱讀是一種「增殖」、「增添」過程,也是本文自身解構造成的意義播撒。

(二)解構主義是對傳統的「非此即彼」之二元價值邏輯的超越:解構主義傾向於破壞、反傳統、顛覆傳統。

 (三)解構主義是一種閱讀方法,一種解讀「本文」的理論。本文是指按照語言邏輯結合而成的組合體。

 (四)概念的分延性:解構主義者在本文的閱讀過程中,異於傳統地企求尋找具有「顛覆性」的概念。顯現「時間空間化」與「空間時間化」的概念意義之不確定性。

解構主義流派反對結構主義,解構主義認為結構沒有中心,結構也不是固定不變的,結構由一系列的差別組成。解構主義的中心思想是對啟蒙計劃及形而上學的激烈批判,尤其是對柏拉圖盧梭胡塞爾等哲學家的文章,譬如文學作品。


  •    解構主義建築 


解構主義建築是從解構主義伸展出來的建築概念,其特點是把整體破碎化,通過非線性或非歐幾何(幾個幾何形式的統稱)的設計,使建築元素之間的關係變形、移位。建築物完成後,其外觀可產生各種不可預測、混亂的「樣式」,刺激人們的視覺。

 解構主義建築大多以長方形與三角形為主要構圖,配上正方形與圓形以呈現建築物當中的複雜與矛盾,如在空間內以不同的角度來組合幾何圖形,達到抽象的效果。

解構主義建築理論認爲建築的主要問題是意義的表達,建築符號的不可信賴,會導致錯誤解讀。所以,建築傳達的意義並不可靠,有時候一個符號可以傳達幾個不同的意義。如何正確傳達意義成爲解構主義建築師思考的問題。

解構主義建築是一個從1980年代晚期開始的後現代建築思潮。建築的解構主義,是指建築設計作品本身能夠提供一種解構的觀點,或是指建築設計作品能夠提供視覺震撼,讓觀眾對特定的議題產生省思,即為建築的解構主義。 

 解構主義建築特徵是把整體破碎化,拆散建築元素之間的系統關係,製造建材間的矛盾性與衝突性。在形狀、色彩、比例、尺度等方向的處理極度的自由。形體具有動態,傾倒、扭轉、弧形波浪、衍生等手法造成的動勢或不安定效果,有別於一般穩重肅立的建築形體。以及動勢大量採用傾倒、扭轉、彎曲、波浪等豐富動態體型。

在1988年六月於紐約大都會現代美術館(MOMA)舉辦解構建築七人展裡,這些建築師試著擺脫舊的建築手法,分別有蓋瑞(Frank Gehry)、哈迪(Zaha Hadid)、庫哈斯(Rem Koolhaas)、李柏斯金(Daniel Libeskind)、楚米(Bernard Tschumi)、艾森曼(Peter Eissenmann)、希莫蘭(Coop Himmel blau),加上英國建築設計(A.D)雜誌專刊的出版,解構主義建築得以聲明大作。

例如: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蓋瑞(Frank Owen Gehry )

畢爾包1.jpg  

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是蓋瑞實踐一種建築為藝術的創作理念,由鋼骨、鈦金屬、長石、落地玻璃窗等元素交錯組合而成,遠看宛如一座大型的戶外雕塑品,如綻開花瓣的繁複的外貌,內部空間設計卻是相當簡潔明亮的。並發揮其河畔基地的特質,面對的中庭有整片的玻璃牆,讓館內的參觀者體會到畢爾包的藍帶河濱美景。蓋瑞為畢爾包塑造了出眾的地標。

畢爾包2.jpg  畢爾包3.jpg


  •    結論 

「解構」其首要特色就是「沒有特色」,因為該思想學派沒有共同基本原則,它要讓一切破碎,而它本身也處於破碎的過程中,此種「解構」沒有最後的盡頭,也沒有最後的凝聚點。

解構主義更像一種文本分析法。文本就像要剝洋蔥一樣,將文本的意義一層一層地剝開,才能得到文本背後的真實,而這個真實是可知的。

 






參考文獻

後現代設計藝術 .楊裕富,林萬福/著.2002.3.1田園城市

解構理論.楊大春/著.83台北.揚智文化

解構主義高宣揚,台北.遠流。

解析「解構主義」­­.姜得勝.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副教授http://w2.nioerar.edu.tw/basis3/22/lk13.htm 

博覽電子雜誌社http://www.archinfo.com.tw/member/01/010714.aspx

怎麼解後現代呢?http://home.educities.edu.tw/tsuiyh/go/depo01007.html 

後現代建築-西班牙古根漢美術館.中正高中網路教材資源中心建築博覽電子雜誌社建築http://content.edu.tw/senior/art_life/tp_cc/structure/f37.htm

新文創線上誌http://magz.roodo.com/article/3185

淡如攝影展http://www.booklife.com.tw/ecard/bettywu-photo/b.a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10033020 的頭像
    M10033020

    M10033020的部落格

    M10033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